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提到贵州省的著名5A级景区,90%的人第一反应或许是黄果树瀑布,可实际上,在省会贵阳市南郊的30公里处,还藏着这么一座能与黄果树“平起平坐”的“5A古镇”——青岩古镇,它还是贵阳目前唯一的5A级景区,明清石墙里藏着600年军屯历史,卤猪脚的香味飘遍街巷,如今却因满街的咖啡馆、文艺小店,让游客忍不住感叹:“这难道就是贵州版丽江?”
第一次自驾去青岩古镇时,刚出贵阳绕城高速,远处灰瓦石墙的建筑群就从青山间冒了出来——不同于江南古镇的温婉水乡,青岩古镇的轮廓带着几分“硬朗”:高大的定广门城墙用当地青石砌成,棱角分明的碉楼立在街巷拐角,连石板路都被踩得发亮,透着当年军屯防御的厚重感。停车场刚停稳车,就被一阵浓郁的卤香勾着走,顺着香味拐进主街,才发现几乎每家店门口都挂着“青岩卤猪脚”的招牌,油亮的猪脚在卤汁里咕嘟着,馋得人还没深入古镇就先咽了口水。
青岩古镇的“故事感”,是从明朝就写进骨子里的。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派军队驻守贵州,青岩因地处交通要道,成了军屯之地——四四方方的城池、东中西北四座城门、棋盘状的街巷,全是按“军事堡垒”设计的。现在走在古镇里,还能看到保存完好的“背街”:青石板路两侧是斑驳的石墙,墙缝里长着青苔,偶尔有阳光从屋顶的瓦缝漏下来,照在墙上像撒了把碎金。
对游客来说,青岩古镇的“灵魂”,一半在历史,一半或许在美食。“王万妈卤猪脚”是古镇里的“老字号”,猪脚要先用清水泡去血水,再用八角、桂皮、香叶等二十多种香料卤够6小时,捞出来时皮糯肉烂,咬一口满是胶原蛋白,蘸上糊辣椒面,辣中带香,连骨头缝里都透着卤味。除了卤猪脚,青岩豆腐也不能错过——用当地井水点的豆腐,煎得外脆里嫩,咬开能看到蜂窝状的气孔,蘸着折耳根蘸水,是地道的贵州风味;还有玫瑰糖,用麦芽糖裹着玫瑰花瓣,甜而不腻,是老一辈贵阳人的童年记忆。
不过现在的青岩古镇,也多了些“丽江味”。沿着主街往里走,会发现不少挂着“网红咖啡馆”、“文创小店”的铺子:玻璃幕墙的咖啡馆里,年轻人举着拿铁对着石墙拍照;卖手账的小店里,摆着印着青岩风景的笔记本;甚至还有汉服租赁店,游客穿着古装在石板路上走,恍惚间像穿越到了另一个地方。有本地老人坐在巷口摇着蒲扇,看着这些新潮店铺说:“以前这街上都是卖卤菜、卖糖的,现在多了这么多洋气的店,有点认不出了。”
这种“新旧碰撞”,也让青岩古镇成了争议的焦点。有人觉得,咖啡馆、文创店让古镇更“年轻”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打卡,也让古镇的业态更丰富,不用再只靠“吃”吸引游客;但也有游客吐槽,现在的青岩古镇“太像丽江了”:商业化的店铺多了,本地的生活气息少了,连卖的纪念品都和其他古镇大同小异,少了“独一无二”的青岩味。
不过,如果你愿意绕开主街,钻进古镇的“背街小巷”,还是能找到青岩的“原汁原味”。比如“慈云寺”旁边的小巷,没有商铺,只有居民在门口晒太阳、织毛衣;“状元府”后的石板路,青苔爬满墙角,偶尔有小猫从墙头跳过;还有“古城墙”下的台阶,能看到老人坐在那里聊天,说着地道的贵阳话,烟火气十足。
现在的青岩古镇,就像一个“矛盾体”:它既保留着600年的军事文化、地道的贵阳美食,又藏着年轻人喜欢的网红业态;它既是贵阳市目前唯一的5A级景区,承载着游客对“古镇”的期待,又在商业化的浪潮中慢慢改变。但不管怎么变,当你咬下一口卤猪脚,当你踩在青石板路上听脚步声回响,当你站在定广门上看夕阳染红城墙,还是能感受到这座古镇独有的魅力——那是属于贵阳的“古镇味”,或许是其他地方模仿不来的。
如果下次再去贵阳旅游,别只盯着黔灵山和甲秀楼了!花1小时开车去青岩古镇,吃一碗卤猪脚,逛一逛明清石墙,再找家咖啡馆坐下来,看看古镇的日升月落。你会发现,它或许有几分丽江的影子,却始终藏着贵阳的魂——那是刻在石墙里的军屯历史,是飘在街巷里的卤香,是属于贵阳特有的“古镇浪漫”哦!
长胜证券-深圳股票配资论坛-全国前三配资公司-在线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