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是贾府的长孙长媳,这个地位是无可动摇的。至于私底下,倒的确有人瞧不起她、或明或暗给她使绊子。
明的是谁?璜大奶奶就是个例子。“这秦钟小杂种是贾门的亲戚,难道荣儿不是贾门的亲戚?也别太势利了!况且都做的是什么有脸的事!就是宝玉也不犯向着他到这个田地。等我到东府里瞧瞧我们珍大奶奶,再和秦钟的姐姐说说,叫他评评理!”直接跑到宁国府去,要跟秦可卿“叫他评评理”。
如果真跟秦可卿“评理”起来,不管谁输谁赢,都是丢人的事儿。可是偏巧,秦可卿病着不见客,尤氏又在闲聊中透露出自己对秦可卿的关心和重视,这才让璜大奶奶“把方才在他嫂子家的那一团要向秦氏理论的盛气,早吓的丢在爪洼国去了”。
再说一个暗的。宝玉初会秦钟那回,晚上吃完酒宴,总管赖二就派了焦大送秦钟回家。尤氏和秦氏都说:“偏又派他作什么?那个小子派不得?偏又惹他!”焦大也骂:“有好差使派了别人,这样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很明显,焦大认为送秦钟不是“好差使”,赖二也如此认为。不好的差使,就派到焦大,如果换了送王熙凤的弟弟、邢夫人的侄儿,你试试他敢不敢!还不是欺负秦可卿出身低、娘家穷,暗里给她娘家亲戚使绊子?
瞧不起秦可卿是一回事,“评头论足”却是另一回事儿了。
贾府的下人,对秦可卿品头论足的,一定不少,尤其是她与贾珍的私密关系。可作品里写出来的所谓“品头论足”只有一回,是周瑞家的:“正说着,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回,因向金钏儿笑道:‘这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的小蓉奶奶的品格儿。’”
把一个丫鬟(香菱这时还只是丫鬟,还没被收房成为屋里人)和少奶奶相比,是不是瞧不起呢?并不。因为这里比较的,只是香菱与秦可卿的相貌。
《红楼梦》里相貌相似的很多。从警幻之妹可卿“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到宝玉“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到厨役之女柳五儿“生得人物与平、袭、鸳、紫相类”,到晴雯“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有的是人与神的相似,有的是祖与孙的相似,有的是主与仆的相似,有的是大丫鬟与小丫鬟的相似。哪里就有瞧不起、地位不高了?
事实上,香菱这时虽然是丫鬟,其实是乡绅之女、官宦小姐,“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这是脂砚斋对她的评价。难道脂砚斋是对迎春探春王熙凤秦可卿宝钗李纨湘云黛玉集体瞧不起了?难道迎探凤秦纨钗湘袭都地位不高了?
排除了这些有的没的无据演绎,周瑞家的,只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而已。
长胜证券-深圳股票配资论坛-全国前三配资公司-在线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